上海津信在客戶調查中發現,影響客戶滿意度的因素中,返修、收費、修復時間排在前三位 。
返修是指設備故障修復后短時間(3-6個月)內再次發生相同故障導致的再次維修,是衡量維修服務質量的重要指標。
傳統思想一直認為,返修在維修服務業務中是不可避免的。返修率在行業內也一直是個諱莫如深的話題。那么行業返修率究竟有多少呢?只能說10%算是碰上良心企業了,如果再高個幾倍你也不要太吃驚。
一、關于質量管理的思考
說起質量管理,對現代企業影響最大的無疑是日本起源的精益模式。精益中“零庫存”,“零缺陷”,“零浪費”等管理思想相信很多人都已經耳熟能詳。
隨著八十年代“日本品質”在國際上聲名鵲起,中國企業中也掀起了一陣精益熱潮,大家紛紛群起而學之。但在對日本制造業進行考察后,很多人發現“零庫存”,“零缺陷”,“零浪費”似乎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,在工作中根本無法達到。本著從實際出發的想法,對精益的解讀往往成為了“適當的庫存”, “可接受的缺陷“和“可控的浪費”。
但是,什么是適當?可接受和可控?每個企業看法都各不相同且很難有統一標準,而且今天的適當并非代表明天就一直適當,你的可接受在我看來可能并不可接受。于是質量改進在企業中逐漸淪為一句口號。說起來重要,做起來次要,忙起來不要!
二、津信的質量管理實踐
上海津信變頻器維修服務中心成立二十年來,已經發展成為國內規模領先的變頻器服務中心。有能力對歐美、日本、臺灣等百余種品牌、上千種型號的變頻器及相關設備提供全面解決方案,累計維修維護變頻器超過20萬臺次。
但在這個過程中,返修問題也始終伴隨津信服務業務發展而一直存在。為了實現對客戶“值得信賴的變頻器專家”承諾,2014年6月開始,上海津信在提高服務質量方面做了大量嘗試。
1、質量意識
提高質量水平首先應該是思維模式的轉變,如果仍然停留在“少量返修是不可避免的”思維模式中,那么返修就一定會存在。于是津信提出了“零返修”要求,明確任何返修都是不允許的。
2、流程
良好的質量是由過程驅動的,津信為此建立了12項維修流程,貫穿整個維修服務全過程。

3、執行
為了保證過程的實現,每臺維修設備從進廠到出廠,要依次完成送修檢測單,服務工單,領料單,負載測試單,出庫單,服務報告等6項業務單據。并制定了嚴格的填寫規范和標準。
4、檢查
在流程中設定了3個檢查點,分別是送修檢測,工程師測試和負載測試,合計超過100項檢查指標,所有指標必須合格才允許進入下一環節。同時,指標記錄到信息系統中,作為工作記錄和追溯的依據。
5、改進
在追求“零返修”的過程中,返修仍會發生,這意味著必須堅持持續改進。每當有返修發生,相關維修工程師和主管會對針對發生的問題填寫改進報告。對原因進行深入剖析,制定改進方法,防止類似情況不再發生。
三、零返修并非不可實現
在津信變頻器維修中心全體人員一步一個腳印的努力下,2015年8月,上海津信首次實現了月度返修為零的目標。截止2019年8月,上海津信的總體返修率已經控制在1%以下,最長連續實現半年的“零返修”。
